悍魔之战·网游指挥部

他为什么是很多人心中创造力的终极偶像?

1) 个人电脑:1976年,乔布斯与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创立苹果公司,他们推出了史上第一款个人电脑——苹果I,随后公司发布 Macintosh电脑,革新了图形用户界面,如今电脑上漂亮的色彩、交互都源自于此。乔布斯使得计算机更加易用、普及化,让电脑走进了大众的家庭。

2) 音乐:2001年,乔布斯发布iPod——一款小巧轻便的数字音乐播放器。在当时,用户还只能通过购买磁带听歌,而iPod可以存储大量音乐,且在任何地方播放,iPod迅速风靡全球。

3) 手机:2007年,乔布斯推出iPhone,在当时还是诺基亚占据市场的时代,iPhone突破性的用户界面、精湛的设计以及强大的性能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认知,自此苹果占据了智能手机市场,直至今天。

4) 平板电脑:2010年,乔布斯发布平板电脑——iPad,iPad重新定义了电脑,电脑不再局限于需要键盘和鼠标操作,而是通过直接触控来实现交互。iPad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方式,引领了全球平板电脑的热潮。

5) 电影:1995年,乔布斯掌管的公司Pixar通过引入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创新的动画制作流程,推出了《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特工队》等一系列经典动画电影,Pixar不仅开创了计算机动画电影的先河,而且带动了动画电影的发展和繁荣。

6) 数字出版: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iBooks应用,用户可以在上面轻松阅读电子书。同时苹果推出了在线电子书商店——iBookstore,用户可以购买、下载电子书。通过iBooks和iBookstore,作者和出版商可以将作品直接面向全球用户出版,节省了印刷和物流成本。读者可以轻松购买、携带大量电子书,并在不同设备上阅读。

#02

乔布斯是怎样从一个普通年轻人成为科技行业传奇人物的?

乔布斯在硅谷长大,据乔布斯回忆:“住在我周围的父亲们大都研究的是很酷的东西,比如太阳能光伏电池和雷达。成长于此,我受到这里独特历史的启发,这让我很想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也正因如此,乔布斯对电子器件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乔布斯的养父是一位机械师,他把追求完美的设计准则传授给乔布斯,乔布斯回忆父亲曾教导他“把柜子和栅栏的背面制作好也十分重要,尽管这些地方人们是看不到的”。乔布斯把这一准则贯穿于其设计理念。

学生时代,乔布斯遇到了他的挚友,也是未来的合作伙伴——斯蒂芬·沃兹尼亚克,两人兴趣相投。两人制造了一个可以欺骗电话系统的设备——蓝盒子,通过模拟电话网络中用以传输呼叫的开关所发出的音频,蓝盒子可以骗过电话系统,实现电话接通。这段经历为未来苹果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大学时期,乔布斯就读于里德学院,乔布斯很快厌倦了大学生活,他不想去上那些学校要求、但是他不喜欢的必修课,同时因为学费很贵,花父母的钱让他开始产生负罪感,于是他退学了。退学后他开始去旁听那些他感兴趣的课程,因为发现校园里的海报画得很漂亮,他去参加了书法课,乔布斯后来回忆,“我在书法课上学到了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怎么在不同的字母组合间调整其间距。这其中蕴含的美、历史意味和艺术精妙之处是科学无法捕捉的,这让我陶醉”。乔布斯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身于艺术与科技的交界处,他的所有作品,科技必定与完美的设计结合在一起。

在里德学院逛荡了18个月后,乔布斯进入一家游戏公司工作,并开始着手创立自己的事业,而此时在惠普公司工作的沃兹尼亚克完成了第一台个人电脑的雏形。乔布斯看到后大吃一惊,意识到这是绝佳的机会,开始说服沃兹成立公司。本来对赚钱毫不感兴趣的沃兹听到乔布斯说“即使我们赔了钱,我们也能拥有一家公司”之后,沃兹被“两个好友创办、拥有一家公司”的想法深深吸引,立马同意加入,苹果公司就此诞生。

#03

乔布斯在创业和经商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挑战?他是如何应对的?

1980年代初,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出了苹果II和Macintosh等跨时代的产品。然而,随着公司不断扩张和发展,公司内部产生了一系列管理问题,乔布斯在公司内的领导风格被批评为强势、专断。

1983年,乔布斯雇佣约翰·斯卡利(原百事可乐公司总裁)作为CEO。随着时间推移,乔布斯和斯卡利之间的合作逐渐出现问题,两人在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上产生分歧,乔布斯期望快速推出创新产品,而斯卡利则更倾向于保持稳健的经营策略。另外,斯卡利不认同乔布斯的领导风格和个人主张,两人的矛盾不断加剧。

1985年5月,乔布斯与苹果公司董事会发生了一场剧烈的争吵,双方无法妥协。在这场权力斗争中,斯卡利决定罢免乔布斯,将他从苹果公司开除。

乔布斯后来在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中回顾这段经历称:“这是我生命中的低谷,我辜负了很多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沉寂后,乔布斯意识到他依然热爱着这个行业,于是他再次创业,创办了NeXT电脑公司。随后他又收购了Pixar动画公司,这两家公司再次让乔布斯回到巅峰。

在乔布斯离开后,苹果公司陷入了困境,业绩低迷,市场份额下降。为了挽救苹果,1996年苹果公司董事会收购了NeXT,随后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归来的乔布斯重新定义了苹果的战略和产品线,他的复出为苹果公司开创了一个黄金时代,推动了一系列重要产品,如iMac、iPod、iPhone和iPad。

这段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解雇的经历是乔布斯职业生涯中的至暗时刻,他被曾经的伙伴背叛,被自己创办的公司抛弃,但是即使遭受这些,乔布斯依然坚持去做热爱的事情,最终他重回苹果,带领公司走上巅峰。

#04

乔布斯的领导风格是什么样的?

乔布斯的完美主义让其对产品和设计极其苛求,当他对别人的工作成果评价时,要么是“最棒”,要么是“完全垃圾”。当他对设计不满意时,他会直接冲到设计者面前直言不讳“这就是狗屎”,并提出他期望的效果,通常他的要求都极其之高,让下属感觉难以实现。这个时候乔布斯就会使用“现实扭曲力场”,他秉持坚定的信念并利用极富煽动性的个人魅力让人相信任何事情都可以实现。

有一次乔布斯走进拉里·凯尼恩(Macintosh操作系统工程师)的办公间,乔布斯抱怨开机时间太长。凯尼恩开始解释,但乔布斯打断了他,问道:“如果能救人一命的话,你愿意想办法让启动时间缩短10秒钟吗?”凯尼恩说也许可以。于是乔布斯走到一块白板前开始演示,如果有500万人使用Mac,而每天开机都要多用10秒钟,那加起来每年就要浪费大约3亿分钟,而3亿分钟相当于至少 100个人的终身寿命。“这番话让拉里十分震惊,几周过后,乔布斯再来看的时候,启动时间已经缩短了28秒。”

乔布斯对电脑屏幕显示的内容一直很痴迷,有一次他向比尔·阿特金森(Macintosh研发人员)提出:希望屏幕能画出圆角的矩形,比尔反驳道那几乎不可能。乔布斯立马跳起来大喊:“圆角矩形到处都有啊!你就看这个房间!”他指出白板、桌面和其他一些东西都是带圆角的矩形。“你再看看外面,更多,基本上哪儿都有!”他把比尔拉出去转了一圈,指着车窗、广告牌和街道指示牌给他看。走了三条街,他们发现了17处这样的例子,最后比尔宣布认输。

第二天下午,比尔开心地来到乔布斯面前,在电脑上演示如何画出漂亮的圆角矩形。自此之后,在几乎所有的苹果电脑中,都使用上了带圆角的对话框和窗口。

乔布斯后来回忆道:“多年以来,我认识到,当你拥有真正优秀的人才时,你不必对他们太纵容,你期待他们做出好成绩,他们就能做出好成绩。最顶级的人才喜欢一起工作,而且他们是不能容忍平庸的作品的。”

#05

乔布斯是如何塑造产品的?

在乔布斯眼中,产品不仅是功能的堆砌,更是艺术的创作和用户体验的体现。乔布斯认为自己是艺术家,他是在创造艺术品,他强调简洁而优雅,并鼓励设计团队把自己也当成艺术家。

他会带领团队去参观艺术品展览,期望大家可以从伟大的艺术品中获得灵感。当Macintosh最终设计方案敲定后,乔布斯把Macintosh团队的成员召集到一起,举行了一个仪式。他说:“真正的艺术家会在作品上签上名字。”于是他拿出一张纸和一只笔,让所有人都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些签名被刻在了每一台Macintosh电脑的内部,除了维修电脑的人,没有人会看到这些名字。但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知道那里面有自己的名字,据员工回忆,“在这样的时刻,他让我们觉得自己的成果就是艺术品”。

也正是如此,苹果员工们拥有极大的热情去创造伟大的产品。在iPhone推出前,智能手机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但大多数智能手机都受到键盘和复杂的操作方式的限制。乔布斯非常不喜欢按键这种交互方式,他认为按键让手机看起来复杂,而且容易出现故障。乔布斯曾说“手指是人最伟大的交互工具,为什么还需要键盘?”

于是乔布斯带领苹果团队着手开发iPhone,他坚持要求iPhone的操作界面必须简洁、直观,不需要任何实体按键,让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轻松进行各种操作。他强调要让用户体验像"魔法"一样,只需轻轻一触,就能实现自己的意愿。

最终,2007年苹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直到今天,iPhone依然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手机。

#06

乔布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有什么重要的转变?

2003年,乔布斯被确诊为胰腺癌,医生曾断言他只剩下六个月的生命。面临死亡的威胁让乔布斯对时间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珍视,他的病情也让他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他在斯坦佛大学毕业演讲中曾分享这段经历:“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临重大决定时,所用过最重要的方法。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的外界期望、所有的名声、所有对困窘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实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

在之前,因为乔布斯古怪的性格以及对事业的热爱,乔布斯从没有在家人身上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跟亲人的关系一直比较疏远。如今他开始珍惜时间,专注于对他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他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

乔布斯患病后,他一直热切盼望着参加2010年6月儿子里德的高中毕业典礼。“当我被诊断出患有癌症时,我跟上帝做了笔交易——无论如何,我一定要看到里德毕业,这个信念支撑我挺过了2009年。”在里德的高中毕业典礼之后,乔布斯给友人写了一封邮件,得意地说:“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里德就要高中毕业了,就是现在。我把一切杂务都抛开了,就在现场。”

#07

乔布斯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启示?

纵观乔布斯一生,有两个特点贯穿始终:

1) 热爱所做的事情:乔布斯一直强调找寻自己的激情。他在年轻时找到了自己热爱的计算机,然后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

1980年代初,苹果公司面临重要决策——是否继续Macintosh项目。虽然项目进展缓慢且成本高昂,但乔布斯对Macintosh电脑充满信心,他坚信这款计算机能够为个人计算机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尽管遭遇内部强烈反对,乔布斯依然毫不动摇,他组建了一支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团队,而且亲自参与项目的开发和设计,和工程师们一起探讨每一个细节,试图达到他心目中的完美。

最终,乔布斯的热情和坚持取得了回报。1984年,Macintosh在一场著名的广告发布会上正式亮相,以其革命性的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操作方式震撼了全球。

2) 追求卓越:乔布斯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不满足于平庸,始终对自己和团队保持着极高的要求。在Mac电脑开发过程中,乔布斯非常注重字体的设计和排版,他相信优秀的字体设计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从而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早期计算机时代,电脑字体的设计非常有限,大多数电脑采用的是简单的等宽字体,排版效果较为单调,乔布斯不希望自己的产品也是这样。

于是,在Mac的开发过程中,乔布斯决定引入更加美观的字体。他与设计团队探索不同的字体风格和排版方式,力求在电脑界面中体现出美感。在这一过程中,他毫不妥协地追求完美,不断调整、改进字体的设计,确保呈现出最美观的效果。

最终,Mac电脑推出时搭载了独特的字体设计,这种独特的设计为Mac电脑带来了卓越的视觉效果,用户界面看起来更加精致、友好。艺术性和美感成为了Mac电脑独特的标志之一。

纵观乔布斯传奇的一生,可以用他在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中的一句话总结:“成就伟大事业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你所做的事。”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然后坚持下去。

栏目主持丨庞晔

海报丨金文鸿

排版 |vv

漫画|张晨&庞晔

支持|贾嘉&李艳&刘佳宁

一颗彩蛋

#1 辞掉211高校讲师后,我去大理开民宿

#2 当老板更偏爱嫡系,离职还是继续熬?

#3 当一生要强的年轻人空窗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悍魔之战·网游指挥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