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魔之战·网游指挥部

“人心皆散乱” 如何“一念便纯真”?

0 2

在道教看来,人心浮躁不安、偏激失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得失,以及难以把握住欲望的尺度。说到根本,这是人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想要人心常清常静,就需要能够坦然地面对世间的一切因缘变化。

不论悲喜,一切人事都不过是一时的际遇。正如朗朗夜空中的明月一般,它并不会因为夜空中是否有乌云而改变自我的特性。在浮躁的社会中,若是随波逐流,就容易丢失了自己。人心需要净化,需要去伪存真,去除掉对世事的追逐,沉淀下对人生和自我的思考。

在净化人心的方法上,道教主张有二:一是寡欲,二是自然。

所谓寡欲,即摒弃个人无休止的贪欲,特别是对那些于人生、社会、自然不利的、不正确的欲望和行为,要坚决的予以制止与克服。相反,对于那些有利于个人的道德修持、身心清静与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等正义之事,要积极作为、深入实践。

同时还要注意,寡欲并不等于无欲。道教认为,人们受到红尘世界的影响而产生各种欲望,这本是阴阳相生的正常表现。关键在于,修行不能受到欲望的牵引,而是要适当地排遣欲望,并不是和红尘切断联系,以断绝欲望的方式去克制心魔。

0 3

如此,反倒可能会走向心性的偏执。 道教所言“寡欲”,是在以少为基础、以适当为前提、为自然为本性。违背了人之本,也就再没有修的必要和意义了。

强调自然,就是强调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一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的,始终处在自然而然状态中。万物之自然,必定是和谐有序、周而复始且运行不殆的。

人作为万物中的个体存在,必须遵循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性,树立“祸兮福 之 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观与得失相互转化观,持守尊重事实、少思寡欲、不以得喜、不以失悲、顺应自然、宠辱不惊的生活理念,以达到身心清静、圆融无碍的思想境界,久之则能变压力为轻松,化腐朽为神奇。

当然,如此功行并非是口头上的表达,而是要在实践中去磨练的。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有不断的反复,但修行本来就是且行且修的过程。不必着急早日达到修道的大境界,一辈子且长,安然于当下的每一天才是最好。

☯☯☯☯☯☯☯☯☯

清明祭祖▲ ▲▲点击报名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① 【善款募捐】湖北咸宁太乙观“云集山房”募捐公告

② 一生中最重要的几场法事

③ 太乙救苦天尊生命象征意义

④ 道教高功法师是如何超度亡灵的?

⑤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信仰道教,信仰道教有什么好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悍魔之战·网游指挥部 All Rights Reserved.